網站首頁 > 媒體聚焦 > 新聞動態 > 一場疫情給旅游業帶來的轉變
「今天想和大家聊一聊和我們照明行業息息相關的旅游業,疫情之下,關注旅游業的轉型趨勢,也在促動照明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一場疫情的突然降臨,給旅游產業帶來了重創,預計2020年全球旅游業GDP損失將高達2.1萬億美元。盡管中國的疫情基本控制住,但全球疫情的蔓延仍然不算樂觀,繼歐洲之后,美洲地區成為疫情的新“震中”。
可以說這次全球疫情的爆發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而且我們還不知道,這個多米諾骨牌會不會出現全球“回潮”的現象。面對這樣的可能性,旅游產業不得不順應時代,做出新類型的嘗試。疫情的持續,或許存在跟我們長期共存的可能性,也給人們的旅行習慣,帶來長期的、根本性的改變。
旅游行業是一個受沖擊格外大的行業。這個行業的“外傷”,我們都能看到,也很容易理解,那就是需求銳減。景區全部關閉,旅游演藝叫停,航空、鐵路大幅度的退票等等等等,一切的出行活動幾乎在疫情急速蔓延時期按下了暫停鍵。
拿航班來說,據國際旅行數據統計,進入五月,全球航班的數量相比起去年下降了70%左右。現在疫情最為嚴重的美國和歐洲下降率高達85%。中國的情況當然好很多,不過從數據來看,恢復的過程仍然路漫漫。根據統計,截止到5月份,中國航班數量相比起去年仍然低30%。
如果單看需求的下降,我們還不能完全理解這件事對于旅游業的沖擊。旅游業是個很特殊的行業,它的特殊之處就在于,其商業模式決定了這個行業的抗壓能力之弱。需求銳減,是旅游業的外傷,旅游業自己本身的脆弱性,也同時在制造“內傷”。
還是拿航空公司舉例,如果你不了解這個行業,可能會覺得這個行業財大氣粗啊,畢竟坐一次飛機那么貴,飛機上還有各種各樣的收費服務,但實際情況完全不是這樣。航空業是一個“薄利多銷”的行業,比如一趟航班有100個座位,利潤只有1個座位賺的錢。99個座位覆蓋了燃油、員工、稅收、維修等等費用。換句話說,一班飛機如果要盈利,上座率要達到2/3。國內的航班從每個乘客身上,也就能賺到一兩杯星巴克的錢。通過這筆賬,我們能很直觀地理解為什么旅游業的抗打擊能力不強。
未來如果疫情持續或者季節性反復爆發,旅游業現在這么脆弱的經營模式,是很難抵抗住這樣的風險和不確定性的。因此,旅游業的轉型勢在必行。
最近對旅游業的轉型出現一個新詞叫“再分配”。
首先是旅行消費的再分配,人們選擇旅行的地點,將會本地化、鄉鎮化。現在的年輕人或者年輕的家庭每年一次的出國游已經是很普遍的度假方式,但在疫情之下,各國封閉,很多人就轉而選擇了國內出游。在經濟慢慢復蘇的中國,國家也在大力扶持旅游業,旅游平臺上的預訂八成都為國內游。還有不少人預訂離自己家不超過80公里的民宿。一是疫情的不穩定,隔離政策隨時變動。二來距離近,即便隔離政策改變也能開個車就回家。
在這樣的大趨勢下,國內游的地點也發生了變化。一句話概括這個變化就是:小鎮雄起。疫情之下,大部分人可能更想找個沒人的地方,摘了口罩,享受一下自然風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農村鄉鎮或者更偏遠的地區旅游。這對我們依賴于旅游業的照明行業,無疑是個利好。
其實,這種從城到鄉的旅游偏好,本來就是一個長期趨勢。疫情只不過是大大加速了這個趨勢的發展。不僅游玩的地點變了,人們策劃出行的方式,也變了。過去出游,我們都會提前大半年做攻略,購票。現在,人們的出行很大部分,不到最后一刻,都不會購票。背后的原因當然是擔心疫情變化打亂出行計劃。這樣的轉變也將連帶著酒店、航空等產業的商業模式同時做出調整。
再就是運營資源的再分配。過去我們出游的交通和住宿中會看中好幾樣,比如服務、價格、便利度、質量等等,疫情之下,人們最看中的就是“潔凈”,也就是說,這些服務業將會在這方面花費更多的資源和精力。電子化、無人化的無接觸智能服務方式已經成為一種趨勢。住宿的酒店我們可能更愿意預訂智能酒店,我們乘坐飛機就餐也更希望是帶有包裝袋的食品。
旅游市場競爭格局發生變化,旅游產業鏈條面臨重構。在很多業界人士看來,目前的低谷期,也不失為倒逼旅游業走出“舒適圈”進行結構優化與調整的難得時機。
各大旅游景點相應推出“智能旅游”、“云旅游、“云展覽、“云博物館”,“云”端體驗不斷迭代。所以這次疫情是危機也是機遇,有可能誕生新的細分市場機會,比如研學游、親子游、戶外運動旅游、線上旅游、在線教育等等。
文旅夜游作為全域旅游的一部分,也是旅游業發展的重要延續。“外在賞景,內在用功”。景 ,是指根據文旅項目的特色,進行有針對性的構思、規劃、設計夜晚燈光的呈現樣式,功,是指其智慧照明控制管理系統。后疫情時代,景觀燈光照明除了從“景”上做到競爭力的提升,也亟需用“功”,借助智慧照明控制管理系統全方位提升夜游的安全性,做到疫情的有效防范。
照明控制系統不應單純的滿足燈光的開與關、燈光模式的切換,而應根據其與游客產生互動的功能進行擴展,如增加客流統計、人員定位、一鍵呼叫、交通引導、體溫檢測、智能導覽等多方位運營功能。通過燈光的顏色、亮暗為游客提供信息反饋。同時燈具設備增加WiFi功能,以加強人員定位的精準度,幫助管理者高效應對突發情況。
后疫情時代的照明需求推動照明控制系統的進一步革新,為系統拓展更多功能提供了可能性,使其升級成為大數據搜集、大平臺展示的入口,為智能化、智慧化提供便利。照明設計不僅僅只是旅游業的附著物,還應借助其可變化、塑造、互動、搜集、反饋等特性創新更多的實用功能以應對常態化的行業波動。也許這就是夜游的新出口、新方向,同時也是照明創造價值的有力體現。
全國服務熱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