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永新古城
來源:信達電通發布日期:2021-11-26 14:29-
永新,古稱楚尾吳頭,東漢建安九年(204年)建縣,唐顯慶二年(657年)縣治設在今古城位置,距今已有上千年歷史。到了近代,永新成為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和湘贛革命根據地的中心,三灣改編、龍源口大捷等的著名歷史事件在這里發生。山環水繞的傳統街巷、基本留存的城市肌理、紅色基因的革命根據地、濃厚的煙火氣息,組成了獨屬于永新的景。
信達電通受CBC建筑中心邀約,參與“重見永新——古城再生計劃”。過程中,貫徹“專業化整合、生態化協同”的理念,迅速成立永新應急指揮部,抽調工程部、設計部、商務部的中堅力量進駐現場,同步進行前期勘探、方案設計、物料采買、工人設備協調等工作,整合資源合力攻堅。北京總公司、上海分公司、重慶分公司三地聯動,克服暴雨烈日等惡劣天氣,邊設計邊施工,72小時高質高效完成永新古城亮化提升項目。
多年城市照明經驗的積累,信達電通得出了“讓設計回歸科學、回歸理性、回歸自然”的理念。本案也不例外,所有的設計都是以傳承永新城市文化,保留永新城市歷史記憶為基礎的。在對每棟建筑詳細調查評估后,團隊確定了“應保盡保”,不破壞任何建筑,讓施工具有可逆性,減少破壞,延續古城風貌特色的原則。
對古建筑使用“減法”,以屋頂照明為主,輔以打亮片墻、立柱、屋檐等處,突顯建筑的體量與檐體形制之美,重新演繹傳統的風韻精髓。如蕭氏祠堂兩個側立面的馬頭墻,中式建筑的文化藝術特色展現得淋漓盡致;加之永新現存的紅色文化遺址,信達在燈光顏色選取階段,也是通過了多次反復實驗,有機地和周圍環境進行融合,保持了原有的精神文化。
永新古城對燈具的要求很高,希望它在古城里融入環境、自然、景物,不露痕跡卻又恰到好處地照亮夜晚。同時面臨時間緊的客觀環境,但信達電通沒有放低對品質的追求。依據現場建筑的風格結構、顏色選擇了燈具的長度尺寸、外殼顏色及色溫,又結合燈具的芯片品質、控光角度、安裝和可維護性等性能方面,選出了一系列最優產品,連夜從重慶空運至吉安井岡山機場。
本次永新古城亮化是一個多維度、多層次的城鎮改造過程,是適應城市發展新形勢、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亮化提升后的永新古城,以城為幕,以光為景,絢麗燈光與人文歷史相融合,現代科技與古老氣息相碰撞,煥發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