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名稱:江西·貴溪市沿河西路路堤及景觀綠化照明規劃方案
項目位置:江西省貴溪市中心城區內信江右岸,北靠鷹雄大道,南臨信江干流
項目規模:信江岸線約2.2km,南北縱深2—100米
項目導讀:貴溪市風景、文化、資源豐富,是江西省最具影響力城市之一,被評為"全國文化先進市" ,享有“中國新興銅都”之美譽。為提升貴溪城市景觀形象,信達電通以“光影流轉信江美 濃妝淡墨韻江南 ”為主題對貴溪沿河景觀進行統一規劃和設計。設計重點為生態濕地公園區、古城墻歷史文化區和公園綠地。墨之五色貫穿整個項目區域,打造景觀亮化層次,營造江南韻味。
● 不同視點打造不同的燈光感受
城市視點:強調其夜景整體性,注重整體夜景層次。
近人視點:重點感受正常視野高度所看到的照明載體,強調局部范圍內給受眾的夜景感受。
水上視點:重點強調沿岸及局部夜景效果。
對岸視點:注重沿岸夜景的整體性,強調其整體性。
●以“少”為主,重意境,輕形式
在調研中我們發現,現有公園景觀照明以“多”為主,燈具多、色彩多、亮度多,這樣的景觀呈現并非公園的服務初心。公園是為城市居民提供休憩、呼吸的空間,需要的是靜謐和放空。而夜景亮化的 “多”使人們的視覺、思維在夜晚也處于一種滿的狀態,并未得到真正的放松。適宜的公園夜景是以 “少”為主,減少燈具種類、降低亮度、剔除紛亂色彩,呈現宜動宜凈的有層次有景致的休閑空間。
●燈光主次分明,突出重要節點
薌溪廣場是生態濕地公園的入口廣場,是貴溪悠久淵源文化歷史的體現,因此設計重心是對生態自然風光進行景觀營造。其中,燈具安裝充滿設計,設置在頂部,燈由上往下投,光通過空格投射下來,形成明顯的光影變化。
親水平臺兼具發光地磚、投影、燈光裝置、霧森等效果,不同親水平臺不同主題,觀景亦觀光,是生態文化保護區的又一亮點,帶給市民不同的體驗。
廊橋整體設計風格以浪漫氣質的江南風格為主,形成“橋上有廊,廊中有亭,亭中有椅”的中國古典景觀建筑風格及元素。用燈光選擇性表現建筑結構,重點強調廊橋內部空間結構及七座休息亭頂部,同時強調亭柱立體性,其余保留空白。避免眩光對人造成的影響,以間接光滿足照明需求,營造其內斂、細膩的光環境。
儒學廣場以表現歷史文化為主,突出老貴溪建筑形式及廣場雕塑,重現學堂的圍合空間,營造整個廣場濃濃的書卷氣息。
古城墻文化保護區的照明風格遵循古建筑的照明規范,注重建筑的古典美。主要以基礎照明為主,展現其豐厚的文化底蘊。
浮橋燈以煤油燈為原型,重現江楓漁火。夜晚、江邊、小船、漁火、鸕鶿,雖沒有寒山,沒有鐘聲,依舊是對江南風光深深的眷戀。
規劃清晰、有內容的游覽路徑。采用投影、琴鍵石階、發光地磚等設計手法,豐富夜景層次,增加旅游興致。
●智慧控制高效管理
項目照明控制集中管理,采用智慧照明控制管理系統。燈光方案包括表演模式、節日模式、平日模式等不同場景,管理人員可以集中對不同的光效進行自動或手動切換操作。每個區域也可根據亮燈需求,實現單獨的開燈策略。
/平日模式&節能模式/
經規劃設計后,沿河夜景將呈現系統有序、富有韻味的光環境,營造出墨韻江南的多層次光空間,形成信江沿岸的新江南夜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