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 媒體聚焦 > 新聞動態 > 黃康:一盞燈,一座城,用一盞燈溫暖這座城
今年正是我畢業工作十年的一個跨度年。原本想分享一下我十年來從事照明行業的思考與感觸。但是十年之間可回憶的東西又太多,有些漸漸模糊,有些記憶深刻,有快樂,有傷感,當然也有溫暖。也罷,還是不要去回憶太多,多想想當下與未來,所以也就有了今日的主題:《一盞燈 一座城,用一盞燈溫暖這座城》。
可能有人會想,這一盞燈,是什么燈?是我們不經意間為別人所做的善事?還是我們作為照明人所做的項目,照亮了這座城市夜空?還是青春奮斗時為這座城市留下的奮斗印記...我想這一盞燈代表的意義應該是比較多的,每個人又會有不一樣的理解方式。我們心中的這盞燈,又以怎樣的形式溫暖了這座城的點點滴滴?
這一盞燈,它可以是你工作時的手機或是工作時的電腦發出的微弱燈光,照亮了屏幕、服務了客戶、溫暖了心靈;
這一盞燈,它可以是你回家路上的車燈,甚至是你激烈駕駛時那看不見的尾燈。照亮了道路,也照亮了城市;
它可以是你每天回到家,房間里那溫馨的光源。照亮了自己的生活起居環境,也為這座城市的夜色增添了一絲安逸。
有你社會活動時,城市為你點亮的功能照明;也有你在書店時投向字間的光影;也有你在河邊小聚后店家為你留的燈;也有你做過的各個夜景亮化項目,真正大范圍點亮城市夜空環境的燈光...雖然這些都是微弱的,但,這也是你在這座城市駐留過的痕跡,也是你不知不覺中點亮的自己心中的那盞燈。
前不久我看了一部公益短片,是央視拍的公益廣告,就叫《留一盞燈溫暖他人》。畫面是溫馨的,那么這一個不起眼的場景背后又是怎樣的故事呢?從宣傳片我們知道。說的是:夜間,一位男子下班回到家中,發現陽臺的燈亮著,他以為是妻子忘記關了,隨手便想把燈關掉,但他的妻子卻攔住了他。順著妻子的指向,男子瞬間了然于心。
圖片截選自本紀錄片
窗外路邊,一輛裝滿垃圾的三輪車旁,環衛工夫婦開心地吃著東西,背后是陽臺投射的溫潤燈光。
生疏陌離的城市中,一盞燈的光可能沒有多么明亮,但是人與人之間的善意卻是無比的溫熱。一個好人,可以照亮一座城市;一種善行,可以為一座城市增添靚麗的底色。
前段時間一次個人經歷讓我頗有感觸。那次周末到家已是深夜,我以為家人都睡了。當我打開門卻看到正想把門廳燈關掉的父親,雙方都被這突然出現驚嚇到。父親說門廳的燈開了很久一直沒有關,以為是睡覺前忘記關。其實我知道,是妻子知道我這周要回來,特意給我留下一盞燈。一盞她心中的燈,照亮我回家之路的燈。
每個人用心做事,善行做人,雖然溫暖別人的只是那么一件小事,但是做的人多了,做的事多了,這座城就會處處充滿著溫暖。
就像大家看到的這個圖案,第一想到的可能是黑色的圓,圓可以看成點,點連成線,線匯成面, 很簡單的道理。在照明設計中:點光源,線光源,面光源等諸多情況,也是應用了很多點線面的元素。城市之中,點燈人多了,城市就亮起來了,就有了活力變得熱鬧非凡。
回想一下今天的分享主題,燈與城可以作為名詞。燈,可以理解為:一切有意義的事;城,可以理解為:這件事所面對的另一方。而溫暖,或許是寬容,或許是希望,也或許是給予,在我看來,可以歸到一起,我把它理解為“善”。溫暖別人就是溫暖自己,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正如之前看的記錄短片,有了這份善意,就有了人世間的溫暖。
曾在聽說過這樣一個小故事:
『一個禪師走在漆黑的路上,因為路太黑,行人之間難免磕磕碰碰,禪師也被行人撞了好幾下。他繼續向前走,遠遠看見一個盲人打著燈籠,禪師覺得非常奇怪與不解,便上前詢問緣由,盲人說:我聽說天黑以后,世人都跟我一樣什么都看不見,所以我才點上燈為他們照亮道路。禪師說:原來你是為了眾人才點燈,很有善心。盲人說:不,我是為自己點的燈。禪師還是不解。盲人說:因為點了燈,在黑夜里別人才看見我,不會撞到我。禪師大悟:為別人也是為自己。』
今年的新冠病毒疫情我國能取得現在的勝利,是全國各地涌現出的眾多像鐘南山院士、李文亮醫生等英勇奮斗者所付出的不懈努力而得到的。他們都點亮了自己的那盞燈,作為照明人,作為夜景亮化設計師,我們的那盞燈在哪?
雖然我們沒有沖在第一線,但是這美麗的夜色可以交給我們。各種各樣的燈光語言、祝福祈禱語言、正能量語言,展示在各大城市夜景中。此時此刻作為照明人,我們是可以自豪的。
我們舉著燈不斷向前,不斷進步。1882年,上海南京路江西路轉角處豎起的弧光燈桿點亮了中國第一盞運用于城市照明的燈。而十年前,我的人生導師點亮了我照明行業前進路上的第一盞燈。
入行的第一張效果圖
回看以前的項目,都會覺得不完美,甚至會感慨怎么會這么丑!這就是照明設計師的成長,一直面向未來,而非陶醉過去,這就是進步。
成長的道路中注定會去拼搏、去奮斗、去服務別人,為自己,為別人點燈。80后的我們不再有二十的青春,90后的你們也已能獨擋一面。即往未來,我們心中那奮斗的發動機,有沒有繼續衰老?是否動力依舊?
把握當下,創造未來。既是在告誡自己也是和大家共勉。讓我們:只爭朝夕,不負韶華!用心中的那一盞燈,溫暖奮斗的這座城市。
全國服務熱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