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往低處流匯聚成海,做人放低自己成就大事。格局越大的人,往往把自己的姿態放得更低。只有放低身段、放空自己,放下己見,才能認清自己,以更廣闊的心胸悅納世事,向上成長。
企業文化是歷史智慧的積淀、未來戰略的基石、深化改革的需要,是形成內部凝聚力和外部競爭力的關鍵所在。2月14日,信達電通召開“放低 放空 放下·心成長”為主題的2023企業文化共學會,望信達員工內化于心,外化于形,推進企業文化建設,為集團高質量發展夯基壘石。集團董事長王春龍、商務董事楊敏、副董事長鐘飛鵬、總經理肖佰彪等高層領導攜全體員工參加此次會議。
生活即課堂 工作即功夫
三年疫情,無論對于公司還是個人都不同尋常,全體員工在巨大的壓力中體味酸甜苦辣,在逆境中勇毅前行。信達電通完成了5個百日成長計劃,搭建學習“常態化”,交流“互動化”的課堂,將中華傳統文化學習融入到日常工作生活之中。
董事長王春龍表示:文化軟實力就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硬實力,學習中華文化有助于企業長遠發展,全體員工要把每時每刻都當成修行的“道場”,做好時間管理,合理統籌工作與家庭,做一個忠誠守信之人。希望全體員工通過讀原文、悟原理、篤行之,將所學知識落地,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反觀自省,去除心中不明和貪欲,建立新的認知,去除小我,成就大我。
公司正處于戰略升級的關鍵時期,這不僅是自己的事情,更是全體員工的共同使命,王總希望各位能夠將個人成長與企業發展所需緊密結合起來,建設心靈品質,提升格局境界,實現個人與企業發展的同頻共振。
創新總在邊界外
創新是企業永恒的主題,企業只有創新才能適應不斷變化的消費需求、才能適應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要求、才能適應激烈市場競爭的需要。無論是經營事業,還是經營家庭、教育子女,我們都會面對各種各樣錯綜復雜的難題,要解決它們,就需要不斷去突破固有思維的邊界,不斷創新,不斷成長。
身之主宰便是心,固執的偏見與錯誤的認知就像這個邊界,蒙蔽著我們的內心,束縛著我們的想象,我們要學會放低、放空、放下,沖破樊籠,走進“無”的空間,打開一片全新的思維天地,迎接人生無盡的想象,無限的可能。
反求諸己 自我革命
經過《中庸》、《大學》、《稻盛哲學》、《素書》、《莊子》的學習,信達電通員工對于“心-道-德-事”的理解更加深刻,領會了知行合一等中華文化精髓,在分享交流過程中,員工們紛紛感謝集團提供的學習平臺,幫助大家從起心動念處,認識自己、了解自己,明白自身的錯知錯見,并通過不斷學習,反求諸己,突破自我。比如我們為什么要工作、如何處理工作與生活、員工與員工、員工與領導、員工與客戶之間的關系、如何與企業及時代同頻共振、如何去除馀食贅行等?
通過5個百天成長計劃,大家沉下心來學、全面系統學、融會貫通學,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攻堅克難、干事創業的熱情,增強了自我革命的心勁和韌性,磨礪和練就了獨當一面的能力、溝通協調的能力和創新突破的能力。
2022年,我們看到在一個最悲觀的情境中,仍然有人鑿出了希望的微光。2023年,信達全體成員將會繼續懷有一顆至誠、至熱之心,在事上磨、心上學、心上覺,不斷建設心靈品質,開發心靈寶藏,成長自己,成就他人。
全國服務熱線